2024中国西部国际冷链物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暨第三届西部冷链峰会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千亿级市场的进口供应链,冷链物流的生死劫

/ueditor_img/1598864603.jpg国内海鲜还能吃吗?进口海鲜、冷冻食材还能吃吗?冷链物流各节点需要如何监管?这是最近消费者在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2019年底武汉的华中海鲜市场,到京深海鲜市场,再到大连的海鲜市场,再到最近的各个地区的进口冷冻海鲜产品、冷冻食材,新冠病毒检测成阳性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仅仅对国家进出口贸易还是对国内消费者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带动都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话题。
曾经若干时间内,国人都把“月亮是国外的圆”作为衡量标准,但在疫情之下,一切又让人重归理性,不管是整个世界现状,还是疫情客观所致,中国,才是最安全的,中国管控,正在深入人心,正在成为世界标杆。
据新闻报道不完全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已经十多次在冷冻海鲜、食材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ueditor_img/1598864618.png

病毒在暗,防不胜防。病毒的狡猾让我们可见一斑,也许类似的抽检结果,仍会继续。
为什么多地在进口冷冻食品上发现新冠病毒?
据健康时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受访时表示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国外疫情严重。冷冻海鲜加工过程较容易污染有关,“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均储存在低温的环境。而环境的温度越低,病毒保存的时间越长。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者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样本均为冷冻海鲜产品的外包装。这说明大多数是因其包装被病毒污染且因为其运输和存储的环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来。
梁宗安表示,“通过各地对于大量样本的检测发现,病毒并未在冷冻海鲜食品‘体内’检出。就说明食品本身被病毒污染的几率非常小,也就说明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几率比较小。”
8月17日,据媒体报道,对于冷冻食品频频检测出新冠病毒,专家进行了解释。
专家表示,大多数病毒都耐冷不耐热。以新冠病毒为例,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可能会生存3个小时左右。但在20摄氏度以下,存活时间可能高达一周,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间则为几个月。
据此前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3小时后仍有存活,在铜表面则能存活4小时,纸表面24小时,塑料或不锈钢表面则是2到3天。
此外,由于新冠病毒的在光滑的表明上生命力顽强,且很容易依附上面,所以进口食品的塑料外包装就成为了病毒的宜居场所
不过,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全球确诊报告病例及我国确诊报告病例也都没有因进口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这说明,病毒并没有物品表面传播至人体身上。
如此看来,我们不仅仅要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国外进口冷冻海鲜食材不安全,我们为什么还要进口呢。
首先,这不是一个简单可以用yes或者no就能马上判断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海鲜的进口数据。
中国进口的海产品分为鱼苗,鲜或冷鲜产品,冻鲜产品,干鱼、盐腌渍等品类。进口量大且居民在市场上常接触到的多为冷鲜和冻鲜两种。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梳理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发现,中国进口海产品(全品类)前十大地区分别是山东、北京、辽宁、广东、上海、福建、天津、浙江、吉林、江苏,占到全国海鲜进口总额的93.6%。

3.jpg

而最受中国市场欢迎的十大进口海产品品类分别是:冻对虾,活、鲜或冷的岩礁虾和其他龙虾,冻狭鳕鱼,活、鲜或冷的蟹,鲜或冷的大西洋鲑鱼,冻鳕鱼,冻的墨鱼及鱿鱼,活、鲜或冷的鳌龙虾,冻鲶鱼鱼片和冻格陵兰庸鲽鱼。

4.jpg

据统计,2019年,中国海鲜进口激增39%,达到1,060亿元人民币(15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水产进口国。这是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而2020年本来的预期是1000万吨。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虾进口国。
甲壳类:中国进口了价值70.3亿美元的甲壳类动物,占中国海鲜进口总量的45%。加上软体动物,如鱿鱼、章鱼等,进口额上升到85.9亿美元,占总进口的55%。
中国最大的进口甲壳类动物是虾,包括冷冻、活的或新鲜的冷水和温水虾。2019年,中国进口的虾增加了近两倍,达到71.8万吨,价值44.4亿美元,厄瓜多尔和印度是中国最大的虾供应国。

/ueditor_img/1598864656.jpg

我们再看一下我过冷冻鸡翅进口的数据。从我国冻鸡翅进口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冻鸡翅进口额增长幅度大,2020年上半年,我国冻鸡翅进口额达到6.72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较大。

6.png

7.png

从我国冻鸡翅进口国别或地区情况来看,我国主要从巴西进口冻鸡翅,2020年上半年进口额达到4.15亿美元,占比达62%。其次11%为泰国。
所以说,巴西是中国最重要的肉类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并且中国是巴西猪肉、牛肉和鸡肉的最大买家。由于中国有14亿人口,需求庞大,完全停止进口可能性不大。增加食品农产品进口是我国实施积极进口政策的重要内容,但是进口的食品农产品应该符合中国相关检验检疫规定。按照目前巴西国内疫情的现状来看,未来,我国冻鸡翅进口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想说停止进口冷冻海鲜以及相关食材,不是一件很容易或者说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因为进口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而暂停进口,有因噎废食的嫌疑;另一方面,一概禁止进口,甚至可能影响国内市场平衡,造成食品连锁式涨价,更会造成民众恐慌。
整个世界是流动的,世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真正做到拒病毒在国门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加大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双循环格局,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示我们拥抱全球化的姿态,同时,我们要清晰的看到,我们有着与全世界都不同的防疫政策,在全世界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中国这里独好的风景已经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更让世界为之感叹。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此前介绍,截至7月7日,包括浙江、云南、河南、山东、宁夏等地上报的近6万份食品等样品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综合来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据7月11日公布的全国海关风险监测数据,全国共抽样检测样本227934个,其中只有5个阳性。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近期以来,全国海关进一步严格口岸检验检疫,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透露,海关总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
各方对应
凡事都要解决,并不是出了问题就要一棍子打死,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关上国门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应对武汉疫情的丰富经验与对策,各地对检测病毒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相关部门迅速处置,各地疫情并没有出现聚集性扩散。
· 盒马鲜生
8月15日,盒马发布官方回应,由于出现感染个例,今天起深圳21家盒马门店将暂停营业,全部门店将进行全面消杀,同时为所有深圳盒马员工和生鲜商品进行核酸检测。相关检测结果,一切以政府通报为准。

/ueditor_img/1598864778.jpg

· 深圳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接触相关产品的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样品密切接触者已纳入健康管理;对全市相关库存产品全部封存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已售出产品全部追溯并通报相关机构进行处置;对相关产品外包装及存放环境全部进行消杀。
深圳市有关部门将继续开展对相关冻品的追溯检测排查。指挥部办公室提醒广大市民近期谨慎购买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 芜湖
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对全市涉疫产品全部进行封存,对该餐饮店人员、食品、环境以及溯源到的该批产品企业人员和家属均进行核酸检测。并对该批发企业流向其他餐饮店的人员、食品、环境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该餐饮店存放环境、店内环境和员工宿舍等全部进行消杀,对阳性样本密切接触者已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管理。
· 济南
8月18日,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济南市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据济南市疫情防控新需要,强化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监管,检查经营者从“采购、验收、销售”等重点环节法定义务履行情况,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查验全程监督。
通知还提到:食品生产经营者于8月17日前采购进口厄瓜多尔南美白虾还未使用、销售的,立即停止使用和销售,通报卫健部门全面进行核酸检测,等候市指挥部的通知。

9.png

根据此次下发的通知,济南市将以进口冷链食品为主,重点检查进口冷链畜禽肉、水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各类生产经营者。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人物同防”要求,制定完善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工作制度,对进口冷链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储存和销售等关键环节和岗位采取措施,防范新冠病毒污染和传播风险。
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严禁采购、销售、使用来源不明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的不齐全进口冷链食品和原料。自2020年8月17日始,凡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必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索取同批次海关《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和入库、出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从外地购进济南市的必须于货物到济前24小时,凭海关部门《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向经营所在地区县市场监管局办理报备。
· 其他官方
6月18日海关总署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11日-17日,全国海关对进口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水生动物、短时或低温运输工业品等货物及其包装和操作环境取样实施新冠肺炎病毒监测,共检测样品32174个,其中货物样品8274个,内外包装样品20833个,环境样品3067个,结果均为阴性。
而在6月18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回应国内暂停进口海鲜的民意时称,将“从源头上管控好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安全防护
1、冷冻生鲜产品还能吃吗?
外包装上频繁检出新冠病毒,这引发了人们对病毒可能通过食品传播并导致新疫情暴发的担忧。冷冻生鲜产品,特别是进口的冷冻生鲜产品还能吃吗?
据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全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
毕克新还表示,海关总署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源头管控。首先要求向我国出口冷链食品的全部105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部门,督促输华食品生产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好预防措施,保证输华食品安全。其次重点检查境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境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以及境外官方和企业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肺炎和食品安全有关指南的执行情况等。第三,针对近期一些国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采取暂停其产品进口等措施。
8月13日,深圳冻鸡翅检测出新冠病毒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中国卫生部门是通过对数千种冷冻食品的抽检,才从“极少数”样本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播,也没有发生人因食用某种食品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即便病毒能够存在于食物中,也可通过烹饪的方式杀灭。
2、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当前,在具体选购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方面,专家提醒消费者也要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提醒,在选购冷冻食品时,一定主要以下几点:
1、选购冷冻海鲜产品的时候,戴好手套,如果用手直接接触,要及时洗手消毒;
2、将冷冻海鲜食品买回家后,可以用75%的酒精将外包装进行消毒,晾干后,独立封闭包装,再放入冰箱冷藏;
4、将冷冻海鲜食品充分煮熟后再吃,不建议刺身类吃法。
5、市场购买食品和餐饮消费中尽量使用非现金支付,网络外卖和线上采购食品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在处理食物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五个要点:
第一,食物在加工之前一定要认真清洗,清洗过程中要防止水花飞溅;
第二,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一般烹调温度即可杀灭新冠病毒;
第三,生的和熟的食品要分开;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